說到饅頭的由來,就得回到一千七百年前,諸葛亮七擒七縱收了孟獲,班師回朝行到雲南瀘水邊,惡浪洶湧,軍隊無法渡河。孟獲說這地方年年征戰,冤魂太多,需要49顆人頭來祭才可平息。諸葛亮用白麵裹肉做成人頭模樣,入籠蒸熟投河祭之。於是這個「蠻首」「瞞頭」就開始傳世。當然不雅的名稱就慢慢變成今日的「饅頭」。穿鑿附會的傳說,不知諸位看官信或不信。早期不管有無包餡都稱饅頭,到了北宋「包子」的稱呼才代替了有餡的饅頭。不過在中國石磨早在戰國時代就已經使用,比三國早數百年的漢朝,蒸製的麵食已經相當廣泛,饅頭型態的麵食應該是早早就有了。所以最有可能的是諸葛亮發明的是包子,而不是現在所說的饅頭。
現在我家幾乎每週都會烤麵包,麵包做的很順手但做饅頭卻還算是生手。前幾天鄰居送來自家做的饅頭,這種既結實又Q又香的外省饅頭,不禁想起高中時期,每天早上第二節下課,教室邊的圍牆就會準時響起「機器饅頭~好吃的機器饅頭~~」。一群正在成長的大男孩,趴在圍牆上爭先恐後的向外省伯伯買著好吃又Q的饅頭,這是當年每天上演的幸福時光。既然動了心,就用麵包的思維來做饅頭試試。
【材料】
◎中種麵糰
高筋麵粉:200g
牛奶:200cc
低糖速發酵母:0.5小匙
糖:0.5大匙
◎主麵糰
中種麵糰:400g
高筋麵粉:100g
蓬萊米粉:100g
牛奶:100cc
低糖速發酵母:0.5小匙
糖:25g
初搾橄欖油:25g
LSC穀物粉:20g
鹽:1/4小匙
【作法】
1.將中種麵糰混勻,放冰箱冷藏10-12小時。
2.將主麵糰材料,包含中種麵糰、麵粉、蓬萊米粉等全部混勻,也是努力揉成有筋性表面光滑的麵糰。將麵糰覆蓋後靜置醒麵30-40分鐘。因為是加了米粉,所以就用高筋而沒用中筋麵粉。
3.將麵糰用桿麵棍桿平,三摺, 再度桿開,共重複3次。
4.最後桿成大麵皮後捲起。
5.切成合適大小,約120g一個。
6.整型揉成圓麵糰(也可以不再整型),墊上蒸紙,靜置竹籠發酵30-40分鐘就可以蒸了。饅頭是半發酵麵食,不用像麵包那樣要發酵到兩倍大。
30分鐘後,已經有一些膨大了。
7.這次用了蒂蒂的建議,用電鍋蒸。放了1杯半的水,將蒸籠架在電鍋上,因為同時又做了其他沒有牛奶的口味,所以一次蒸了三層。電鍋跳起後就拔掉插頭,等3分鐘後再開蓋。
出爐時都膨的很好,最上層竹籠的饅頭外皮漂亮,下層用鐵鍋的饅頭仍然有滴水表皮變皺的問題。只是第二層明明都很膨,但覺得不怎麼熟。請教常做饅頭的三姊,原因是蒸包子饅頭,中間層蒸氣會受不到,中途蒸籠要調換才會熟。難怪每次去吃蒸餃時,看店裡高疊七八層,常常上下移動蒸籠。又學會了一招!
8.因為有用中種,所以饅頭既Q又軟,奶味和米麥香明顯,香甜好吃。只是沒辦法做出外省饅頭那種很結實的口感。至於沒熟的那層,再蒸一次就比較好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