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偷閒,來個不同風味的異國(義國)料理。

馬鈴薯麵疙瘩
【材料】4-6人份
馬鈴薯:500g
雞蛋:2個
高筋麵粉:360g(中筋也可)
鹽:少許
Cheese粉:20g
番紅花:一小撮
菠菜:一小把

【作法】 
1.將馬鈴薯蒸熟後,去皮壓成泥狀,趁熱加入其餘麵疙瘩的材料,混合均勻,揉成麵糰。

要不要揉成三光大家見解不同,我是趁熱先將麵粉和馬鈴薯充分混合後,(有點像作燙麵法),再加入蛋和其他材料。
揉好後會有一點沾手,先不急著加麵粉調整,蓋好保鮮膜靜置醒一小時,再來揉就不會那麼粘手了。
這次將材料分成2份,作了波菜、番紅花2種口味。
波菜一小把,葉子搗成泥

番紅花一小撮,泡溫水30CC,一小時讓它出色。

揉成麵糰剛開始很粘手
靜置醒一小時候,就很容易揉成麵糰了。麵糰本身還是軟軟有彈性,注意不要在中間一直再加入太多的麵粉去調整麵糰硬度。

2.將麵糰揉成長條,切成約1.5公分小段,揉成橢圓形,再用叉子或其他器具將表面弄出凹痕, 以便吸收湯汁。


3.放入滾水中煮至浮起,撈起瀝乾水份備用。小麵糰一開始不要做太大,在水裏煮過後,體積會比原來多約1/2。


4.標準作法是將煮好的麵疙瘩用奶油煎到兩面微金黃後,再加入炒料和調味就完成了。
因為今天要煮海鮮料,所以將煎麵疙瘩和炒海鮮料分開。

用奶油煎好的麵疙瘩

海鮮:
1.冷油放入大蒜片慢火爆香
2.海瓜子先滾水燙過撈起備用(才不會太鹹)
3.放入海瓜子,鮮蝦和透抽,炒至半熟,放入已經煎好的麵疙瘩,調好味,就可以上桌了。


PS:食後感:
1.作多了可以冷凍保存。
2.如果要跟中國的麵疙瘩比,中國的麵疙瘩比較Q,咬勁較好。馬鈴薯麵疙瘩也Q,但口感較軟,也算是不同風味的料理。菠菜只是增色,較吃不出波菜味,番紅花則還有淡淡的香氣。
3.飽足感很夠,馬鈴薯麵疙瘩本身味道很淺,跟義大利麵的道理一樣,就要靠如何去配菜襯出它的風味和口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野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