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來到嵐山,一定會來渡月橋走走。渡月橋橫跨桂川,在不同時候有著不同的美麗風情。
但是渡月橋畔,溪水滔滔,一間小小的茅屋,卻流傳著近千年的愛情故事。幽雅沈靜的渡月橋與桂川。



900年之前,平清盛擊敗源家,將平家的勢力引向高峰。那時為了鞏固政權,扶持了高倉天皇,並將女兒德子嫁給高倉天皇,就是有名的「建禮門」。
德子並不漂亮,高倉天皇一直不是很樂意,那時天皇喜歡的是宫女童葵,但是童葵不久就病死了。德子為了討好天皇,將身邊侍女小督獻给天皇。小督是一個貌美又很會彈琴箏的美女。
由於高倉天皇過於寵愛小督,激怒了平清盛。小督害怕平清盛,便躲在嵐山嵯峨,與天皇斷了音信。天皇非常思念小督,便派了心腹源仲国去秘密探訪。源仲国在中秋的夜裡,來到了溪邊,在橋上吹起笛子,結果從遠方傳來微弱相應的琴聲。琴聲演奏的是「想夫恋」的曲調,源仲国循著琴聲果然在一間簡陋的小屋,找到了小督。
最初小督害怕平清盛不敢回宮,源仲国從「想夫恋」曲意,知道小督心裡還是想念著天皇,就偷偷的帶小督回去和天皇重逢。
小督回宮後,雖然暫時無事。但不久小督比德子更早懷孕,這更激怒了平清盛,終於小督便被平清盛逼迫出了家。
小督隱居的小督庵就在嵐山渡月橋畔。一代佳人,陪伴的只有渡月橋的滔滔江水。又是一個令人心酸的後宮故事。
這個故事,其實浪漫而令人傳頌的是中秋明月之下,橋上那段笛引琴的「想夫戀」。當年的橋已經不在,不過琴聽橋的遺跡石碑在渡月橋畔。
源仲国笛引琴圖。

在渡月橋左側,有琴聽橋遺跡石碑。

在渡月橋右側前行20公尺,有昭和十四年後來增建的琴聽橋。

再往前行,就是小督庵,是小督出家隱居之處。小督塚就在裡面。


由渡月橋往裡面走,經過天龍寺、二尊院可到祇王寺。到祇王寺騎單車是最方便,坐巴士要在「嵯峨釈迦堂前」下車後徒歩約10分。


祇王(是名字,並不是什麼王)是平安朝末期的有名舞姬。祇王還有一個妹妹叫做祇女,姊妹兩人都靠著跳舞維生。祇王在十七歲受到平清盛的寵愛後,連妹妹和母親也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
這樣子過了三年,有一位擅長歌舞的遊女從加賀國來到了京都,名為佛御前,年為十六,很快就在京都出了名。佛御前在京都出名後,一心想在平清盛面前表演。於是佛御前便到了清盛面前,道:「我乃市井常言之佛御前,今來參見。」結果平清盛這種人是自我極強,不喜歡有被人安排的感覺,於是就大怒:「什麼?這樣的遊女竟也可以來見我?難道妳沒有看到有祇王在妳之上嗎?妳絕對不適合我的,快點回去!」當場讓佛御前難堪後,將佛御前趕了回去了。
而心地善良的祇王對清盛說:「推薦遊者本來就是平常的事情,何況她才這麼年輕,如今因為景仰您而前來參見,卻被你當面拒絕,這是何等羞恥的事情啊,即使是我也不是歌舞中最拿手的,您就看看她的歌舞吧。」於是平清盛招喚了使者,將佛御前尋回。
使者找到了佛御前:「今日妳參見之事,因為祇王幫妳求情,所以你就回去唱首歌給清盛聽吧。」佛御前答道「誠惶誠恐」,於是唱出了一首歌。
歌詞是:「初次見到您的尊顏,就如經過了千年的五須松,御前池的龜岡,鶴鳥群居而嬉戲。」如此重複的唱了三遍,凡聽聞之人無不驚嘆,平清盛也因此對佛御前動了心。
而佛御前發現此情形後便說:「我怎麼能夠喧賓奪主呢?祇王是我的恩人,要不是因為她,我也無緣在這裡獻舞,如今我卻要奪取祇王的地位,這是何等慚愧的事情啊,請趕快讓我離開宮中吧。」
而清盛則說:「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就把祇王趕出去。」雖然佛御前又說:「千萬不能如此啊,如果您真的把祇王給趕了出去而只留下妾身一人的話,那我也將離您而遠去。」
結果反而犯了大忌,於是清盛怒道:「原來果真是這樣,來人啊,快把祇王給趕出去。」
祇王就這樣,一夕之間,由枝頭墜下塵土,被逐出宮外。祗王含恨而去,臨行前在隔扇上寫下一首俳句:「或榮或枯皆野草,夏去秋來魂自消。」
隔年的春天,平清盛派遣使者到祇王的住所,說道:「今乃因佛御前感嘆日子空虛寂寞,故今宣召妳上殿歌舞,以慰藉佛御前的內心。」這是何等的羞辱,祇王本想拒絕,但受不過平清盛的威脅,祇王只好忍著悲傷,在眾人面前舞出一曲:「如今殿上之君已與我己無緣。」觀賞祇王歌舞的清盛臣下,見此無一不落淚。
然而清盛竟然覺得意外的有趣,便道:「時間真是奇妙之物啊,雖然我以前常看妳跳舞,但在這個時節看起來的感覺又跟以往不同,以後就算是我沒有叫妳,妳也常來這裡歌舞以慰藉佛御前吧!」祇王還沒回答,就強忍著淚水回去了。祇王至此看透世態炎涼,人世無常,於是遠離京都,母女三人到嵐山出家。那年,她21歲,妹妹19歲。
當年秋天的某個夜裡,年方17歲的佛御前同樣也感受到了世事中的無常與悲哀,也削髮為尼,前來與祇王一起生活。 四個人便在一起朝朝夕夕的在佛前供奉,別無他求的度過了餘生。
又是很悲傷的後宮故事,荒淫無理的霸主,卻有兩個有情有義的女子,真是佩服她們的胸襟。

祇王寺綠樹蔽天,苔生滿園,有些陰冷,更是令人心有悽悽。

就是簡單的兩間草屋,四個女子就此過了一生。




祇王、祇女的供養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野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