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澤城是一座佔地廣闊,建的又堅固又漂亮的城池。它的防禦功能及結構是一座要付出很大代價而還很難攻下的城池。只可惜這座城池都沒有機會在日本史上的戰爭發揮功能而揚名立萬。不過倒是火神跟雷神都很眷顧這裡,從第一代籓主前田利家1583年入主金澤城,至最後一次明治14(1881)年的大火,共發生了大大小小30次的火災。許多建築都是燒了又蓋,蓋了又燒,就連目前碩果僅存的石川門也是1788年再建的。
不過金澤市民還是有當年加賀百萬石的氣魄,自平成11年(1999年)起根據古繪圖及古文書的資料,將二の丸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橋爪門続櫓、河北門
,不惜成本以傳統工法重新建造,忠實的復元安政時期的景觀。目前的目標是要逐步恢復文化5年(1808)以後燒掉的建築群,這可是燒銀子的大工程。
加賀百万石之金澤城,於天正11年(1583年)前田利家建城開始,直到明治2年(1869年)加賀藩前田家14代為止,都是前田家的居城。金澤城明治以後,曾經被當為軍隊駐地及金澤大學使用。平成8年(1996年)才以「金澤城公園」公開對外開放。1999年開始動工重新整建。

金澤城與有名的兼六園隔條馬路相對,金澤城還保存著大部分的城垣,沿著外圍的馬路就可以看到壯觀的石垣。有專門觀賞金澤城城垣的研究路線,光內城垣、外城垣走上一圈可能都要花上1-2小時。

進入金澤城公園有幾個入口,大家最常使用的是與兼六庭園相對的石川門。石川門是以前金澤城三の丸的側門。(日本城池是三の丸→ 二の丸→ 本丸:天守閣,一層一層的包圍保護)。

 石川門有漂亮的二重菱櫓和沿著外圍城垣建造的一整片海鼠塀,除了美觀,更增加了防禦能力及氣勢。二重菱櫓是重要的瞭望台和防衛據點。

稱作海鼠塀是因為牆面是用防潮的海鼠壁建造的。裡面就是「鉄砲狭間」,可以從牆上的小洞,向敵人發射子彈。

二重菱櫓上白色亮眼的屋頂是很特殊的鉛瓦。整個金澤城池的屋瓦,都是這種以鉛片包覆覆蓋的鉛瓦,可以抵擋金澤地區冬天的嚴雪,不會被雪壓破瓦片。不過我個人在想,金澤城這麼多次火災,是不是跟鉛瓦也有關係。

金澤城的結構還有一項特徵,就是城櫓上有不少豪華裝飾的「唐破風」構造。這種唐破風除了美觀、增加城樓的氣勢外,也有很大的防禦能力。因為突出於牆外,視野及攻擊的角度和範圍增大許多。

唐破風的底部叫做「石落」,當敵人接近或要爬上來時,可以打開丟石頭下去。

石川門有兩道門,第一道門進去後,是兩片高牆,轉90度後是另一道更堅固的門。這種複雜的構造稱作「枡形虎口」,是一個很好的防禦設計,也是日本城池最常有的結構。
因為看了許多日本戰國的漫畫,所以對日本城池額外的多了許多基本的認識。漫畫裡就有許多描述虎口攻防戰的情節。
敵人攻破第一道門進入虎口之後,就只有高聳的石壘和另一道堅固的門。在這空間的敵人,就成了高樓射下來的箭靶和槍靶了。這種易守難攻的多元化層次結構使得城郭的防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石垣上的石頭,有時可以看到刻有各家不同的印記。石垣的建造是一項繁重的勞作工程。在江戶時代,這種各家諸侯聯合築城的情況特別多,所以在石頭上刻上本家的印記這也是承接了這項工程的外樣對籓主證明忠心的一種方法。

出了石川門就進入廣大的三の丸廣場。
最先迎面的是2010年才重新復原完工的河北門。這是一の門。

這是二の門。


河北門是大手門(正門)的內門,所以看起來就很堅固的樣子。一樣也有枡形虎口的設計。
河北門、石川門、橋爪門共稱為「金澤城三御門」。可見其重要性。
城櫓是可以入內參觀,真的是用古代木造工法,原樣還原,真的是佩服日本人的精神。


由河北門往內走,
五十間長屋就氣度雍容的立在在三の丸廣場的另一邊。

五十間長屋是連結菱櫓和橋詰門続櫓的多門櫓。當年是作為保管武器等等的倉庫被使用,也兼備城牆的職責。
可以注意一下金澤城的一些城牆,內城的城牆,除了切割石塊,使用切入法堆疊起來,還很重視配色美觀,可見當年加賀的財力有多雄厚。

平成13年( 2001年)複元的菱櫓,當時是城堡的後門戒備的重要瞭望台。建築物的平面菱形分別建成 內角是80度和100度,這樣可以把死角弄小,視野變大,增加防禦的效果。菱櫓使用的100根柱子將建物蓋成菱型,是需要非常高度的技術的建築。


橋爪門続櫓:在金澤城本丸燒毀沒有天守閣的時期,二の丸變成政治的中樞。 作為位於二の丸的正門的橋爪門続櫓,正好可以監視及控制由三の丸廣場經過橋爪橋,要進出二の丸的人。


橋詰門続櫓-五十間長屋-菱櫓這個建築體是可以入內參觀的。也是金澤城公園唯一需要付費的地方。門票:¥300,跟兼六園套票¥500,值得花錢進去看的。

內部的木構工程,使用日本古法的木造軸組工法,將柱子和柱子間用橫木組合的耐力壁結構,完全沒有使用一根釘子,雖然是很長的建築體但是耐震性是很出色的
光是這樣長長的木頭長廊,就令人整個心都安靜沈澱下來。

這是菱櫓內部木構的模型,據說有100根柱子,沒有去給它細細數數看。


在二の丸廣場旁,就可看到當年本丸天守閣的石垣。

順坡走上去,就可到達當年天守閣的園地。如今已是景物全非,平地一片。

前田利家1583年入主金沢城,1602年5層高的天守閣就因落雷而燒毀。當時一方面考量怕德川幕府誤解加賀籓有爭天下之野心,而另一方面在江戶時代,幕府也規定禁止再建天守閣,所以就沒有重蓋天守閣,只有蓋了三重櫓替代而已。這重蓋的三重櫓後來也又燒掉了。
近年也有提出復原天守閣來促進觀光的聲音,但是如果要遵古法建造,即使只蓋原來的一半大小,光是巨大樑柱的木材的尋找和搬運及大量木材的花費,在今日都是一件非常龐大可怕的費用和工程。(大阪城就用鋼筋水泥重蓋的)。所以目前尚沒有重建天守閣的計畫。
本丸園地上還有一間安政5年(1858)再建的三十間長屋是跟石川門唯一沒有被燒掉的重要文化財古蹟。這是軍備倉,主要儲藏槍彈鐵砲。可以注意它的海鼠壁是有夾雜暗藏的槍孔。



這是大手門的石垣,可以看到「忍者」的工作人員,攀繩垂吊,一一清理石縫長出來的植物。

整個金澤城給人的感覺是清爽高雅而自在,是很令人喜歡的地方。如果您看過
NHK大河劇:「利家與松 – 加賀百萬石物語」前田利家與太太-表妹阿松的故事,那您一定更有感覺。只是應該不是我在金澤城邂逅的台灣團,整團都指著五十間長屋說:「這是NHK為了拍日劇才花錢重蓋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野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